中庸麻雀史觀

第二十四章 ~ 副底論

副底的起源

副底(又稱「和底」)是自中國古典初期便有的,起初是逢和牌便加10副。

古典初期的概念,雖然主要是按刻、槓計副,但到底也視和牌為一項成就, 所以不單止可以加副底,還可以享有免疫權(不用支付他家的手牌分數)。 在古典初期的環境裏,副底是合理,而且因為非和牌者也可計分, 所以為了突出對和牌者的獎勵,副底是必需。

三種形式的副底

隨著麻雀章法的演變、分歧,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副底,可分為三類:

(1) 明副底

明副底即是原本古典麻雀的副底,在和牌時加一個得分在手牌內容分數之上。 現代章法也有加明副底在手牌和種分數之上的,例如台灣麻雀及國標。

明副底本來有鼓勵和牌的目的,但是去到現代章法,只有和牌者才計分, 所以已無需設副底來鼓勵和牌;計分法以和種為中心,在和種得分之上加副底, 便變成有鼓勵搶快和的效果, 特別是如果副底很大(如國標或台灣牌的某些版本), 單憑這要素便會令章法完全變成搶和麻雀,盡失造牌麻雀的風味。

(2) 假副底

舊章(及計番新章)廢除了副點,只計副底並按番數累乘。 副底基本上會令與之相加的分數貶值,但乘上去的番數不受此影響, 所以舊章的副底本身不會有特別鼓勵搶快和的效果,因此筆者稱之為「假副底」。

問題是番數累乘法本身很難取得好的平衡 (見「算術論」), 所以很難在這制度上建築造牌麻雀,尤其是「雞和」(無番和牌)的分數問題; 結果舊章去到「三三制」仍擺脫不了搶和麻雀的影子,最後落得「三番起和」流行的下場。

日本現代麻雀保留了古典算符法,但是一方面副底20副, 再加上「門前清銃和」10副及「逢二進十」等,有前述「明副底」的效果, 刻、槓副點幾近名存實亡;另一方面和種多、複合番數多, 與舊章一樣很難取得平衡,結果也是難離「搶和麻雀」傾向, 又解決不到雞和肆虐的問題,最後只好「引刀成一快」限制一番起和。

(3) 隱藏副底

近代的各地麻雀章法,不少都會以「明副底」以外的形式, 給和牌追加手牌內容以外的額外得分,或是給和牌者追加得分以外的利益。 例子有連莊的加分或加番、日本麻雀的連莊利益(見「日本古典麻雀」一章)、 日本的地方「燒鳥」規則、(港式?)台灣麻雀的「拉莊」制度等。 這些筆者稱「隱藏副底」,因為純粹是對和牌給予賞賜而不論手牌內容, 所以與明副底同樣有鼓勵搶快和的效果,妨礙造牌麻雀的遊戲性。

「中庸」廢除副底以鼓勵造牌

本來初期的中國古典麻雀以副底來鼓勵和牌,但是後來發展到大家都想鼓勵造牌, 在各方面增值。麻雀的意識已改變了,副底也已失了作用,已沒有保存的理由。 眾多近代章法,一方面保存了有鼓勵搶和效果的副底, 一方面卻又設立「起和」規定來限制搶和,這是自相矛盾的做法。 「中庸」追求造牌麻雀的理想,自然應廢除副底, 而且亦盡量避免任何會構成「隱藏副底」的要素, 指望做到和牌者的利益就純粹是和牌的得分、而和牌的得分能直接反映手牌的美感與難度, 以體現造牌麻雀的理想。

在標準的中庸規則裏,雞和當作1分來計。這1分不是副底, 只是因為如果和了牌但又得零分便好像有點不妥,於是便象徵性地給1分, 這1分實戰上沒有什麼重要性,與副底的效果截然不同。


前一章目錄下一章

© 2009 Alan KWAN Shiu Ho